今年以来,屡被国资委 “剧透”的新央企组建工作,有了最新进展,输配电装备制造领域的千亿级新央企重组获批。
近日,中国西电公告,收到控股股东中国西电集团通知,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研究并报国务院批准,同意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部分子企业实施重组整合,新设由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新公司。据统计,新公司资产规模将超千亿元。
强强联合 千亿级电力装备央企横空出世
另据公告显示,中国西电集团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所属许继集团有限公司、平高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有限公司整体划入该新公司。此外,国家电网所属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持有的江苏南瑞恒驰电气装备有限公司、江苏南瑞泰事达电气有限公司、重庆南瑞博瑞变压器有限公司的股权,整体划入该新公司。这三家公司为国家电网下属南瑞集团持有,为一次设备生产公司。
本次重组整合后,公司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财务数据显示,中国西电集团、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山东电工电气集团的资产总额接近1200亿元。这意味着,本次重组成功后,在输配电装备制造领域,将有一家千亿级新央企横空出世。
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翁杰明在8月25日谈及新央企的组建工作时表示,下一步将以落实创新驱动发展等国家重大战略为出发点、着力点,稳步推进物流、输配电装备制造等领域的资源整合,通过战略性重组着力解决企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关键技术 “卡脖子”、核心竞争力不足等问题。
业内人士表示,针对输配电装备业务的整合,一方面是落实电网企业改革,推进电网企业主辅分离、更好聚焦发展输配电业务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加快发展我国电力装备产业,增强电力装备产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的需要。
产业引领 央企规模从 “更大”向 “更优”
公开资料显示,参与战略性重组的中国西电集团是我国唯一一家以完整输配电产业为主业的中央企业,成立于1959年7月。中国西电集团目前已经成为我国最具规模、成套能力最强的中压、高压、超高压、特高压交直流输配电设备和其他电工产品的研发制造、实验检测和服务基地。
许继集团、平高集团和山东电工电气集团,均是国家电网制造业务板块的直属产业公司。其中,许继集团专注于电力、自动化和智能制造,主要涉及特高压输电、智能电网、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充换电、轨道交通及工业智能化等五大业务。其主要产品包括变压器、GIS、互感器、智能电网解决方案等,是高压直流输电领域及二次设备龙头企业。
平高集团的业务范围则涵盖输配电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检测、相关设备成套、服务与工程承包,并积极发展运维检修、GIL、电力储能、综合能源等新业务。
事实上,对于新央企的组建工作,今年以来,国资委曾先后在多个场合予以 “剧透”。从表述上看,也从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进一步细化为根据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需要,结合产业发展实际,适时组建新的中央企业集团,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计民生、提供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建设和公益性的行业领域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中国经济进入转型升级阶段,依靠有效的资源分配,实现优质资源整合,发掘内生价值,显然成为这一轮国有资产优化布局的最大动因。结合最近几年央企及地方国企在重组整合上的 “加减法”动作可以看出,本轮整合 “加”的是科技,是产业引领,是央企规模 “更大”之后的 “更优”。 “减”的是冗余的同类型平台,是历史的包袱,亦是早期非主业的投资布局,预计后续央企及地方国企的重组整合将更加讲求实际效果。
发挥优势 构建电力装备 “双循环”格局
专家指出,在碳达峰碳中和、高质量发展和“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此次重组目的是为了做强做大,同时有利于我国 “双碳”目标的实现。
作为中国输配电装备制造业中最具代表性的企业和 “走出去”的重要力量,中国西电集团曾先后为中国多个第一条交直流输电工程以及
“三峡工程” “西电东送”、超特高压交直流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提供了成套输配电设备和服务,并为8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产品和服务。
作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产业单位,始建于1970年的平高集团是国内电工行业重大技术装备支柱企业,也是国内高压开关的龙头,其业务范围涵盖输配电设备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检测、相关设备成套、服务与工程承包等业务。而同为国家电网公司直属产业单位的许继集团则成立于1996年,在直流输电、智能电网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山东电工电气集团是国内最大的电工装备及整体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所属企业近30家,分布在山东、北京、重庆、江苏、浙江、安徽、陕西等省市。
在 “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下,电网投资将保持持续增长。在9月9日举行的2021能源电力转型国际论坛上,国家电网董事长辛保安表示,未来五年计划投入2万亿元,推进电网转型升级。这与 “十三五”期间国家电网完成的2.38万亿元电网投资总额基本持平。
与此同时,新设立的电力装备集团将因为具有较强的竞争力而受益于海外市场。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 《关于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就明确提出,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积极推动电力、轨道交通、通信设备、船舶及海洋工程、工程机械、航空航天等装备类大型成套设备开拓国际市场。
其中,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是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重大发展机遇,沿线国家以发展中国家为主,电网建设基础薄弱,改造升级潜力大。但目前,输配电行业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ABB、西门子、阿海珐等 “世界级列强”主导。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中国电力装备在成本上优势显著,建设经验丰富,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具备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就技术而言,中国电力装备以重大项目工程应用为依托,以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发电成套装备、特高压输变电装备、智能电网用成套装备等为代表的多项电力装备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随着电力装备集团新公司的设立,或许在不久的未来,在国际输配电市场上,将出现更多来自中国的电力装备。(郭宇)
转自:中国工业报